一、單項選擇題
1.基于馮·諾依曼提出的存儲程序控制原理的計算機系統,其硬件基本結構包括: 、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A. 顯示器 B. 運算器 C. 磁盤驅動器 D. 鍵盤
2.在下列字符中,其ASCⅡ碼值很大的一個是 A. 5 B. 6 C. X D. Y
3. 能將高級語言源程序轉換成目標程序。
A.解釋程序 B. 編輯程序 C. 編譯程序 D. 調試程序
4. 用浮點數表示任意一個數據時,可通過改變浮點數的 部分的大小,能使小數位置產生移動。
A. 基數 B. 階碼 C. 尾數 D. 有效數字
5. 二進制數01011010擴大成2倍是 。
A. 10110100 B. 10101100 C. 10011100 D. 10011010
6.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CPU、存儲器和外部設備之間采用總線連接??偩€通常由 三部分組成。
A. 地址總線、數據總線和系統總線 B. 系統總線、數據總線和控制總線
C. 地址總線、數據總線和控制總線 D. 地址總線、系統總線和控制總線
7. 在下列一組數中,其很大的一個數是 。
A. (10101000)B B. (A9)H C. (78)O D. (75)D
8. 3.5英寸的軟盤的總容量為 。
A. 80磁道ⅹ9扇區ⅹ1024字節/扇區ⅹ2 B. 40磁道ⅹ18扇區ⅹ1024字節/扇區ⅹ2
C. 40磁道ⅹ18扇區ⅹ512字節/扇區ⅹ2 D. 80磁道ⅹ18扇區ⅹ512字節/扇區ⅹ2
9. 用8位補碼表示整數—126的機器碼,算術右移一位后的結果是 。
A. 10000001 B. 01000001 C. 11000001 D. 11000010
10. 計算機系統配置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是為了解決 。
A. 內存與輔助存儲器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B. CPU與輔助存儲器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C. CPU與內存儲器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D. 主機與外設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11.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創建的某文件,其長文件名為“ABCD20050521.doc”,則在DOS環境下,該文件的文件名為 。
A. ABCD20~1.doc B. ABCD20~A.doc
C. ABCD2005.DOC D. ABCD2005.052
12.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為結束陷入無響應的程序,應首先按的鍵是 。
A. Alt+Del B. Ctrl+Del
C. Ctrl+Alt+Del D. Ctrl+Alt
13. 下列 不屬于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的軟件。
A. Linux B. UNIX
C. Windows XP D. DOS
14. 在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窗口中,用鼠標選定連續文件的操作是 。
A. 單擊第一個文件,然后單擊很后一個文件
B. 雙擊第一個文件,然后雙擊很后一個文件
C. 單擊第一個文件,然后按住Shift鍵,再單擊很后一個文件
D. 單擊第一個文件,然后按住Ctrl鍵,再單擊很后一個文件
15. 利用Windows提供的剪貼板,可選擇下列 操作,即可完成文本、圖形和文件等對象的復制。
A. “CTRL+C”和“CTRL+V” B. “編輯”菜單的“剪切”和“粘貼”
C. “CTRL+X”和“CTRL+V” D. “CTRL+S”和“CTRL+V”
16.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中、西文輸入法之間的切換可用 命令。
A. Alt+Esc/ Alt+Tab B. Ctrl+Shift
C. Alt+空格 D. Ctrl+空格
17. 在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窗口中,若要改變文件或文件夾的顯示方式,可通過選擇 。
A. “文件”菜單 B. “編輯”菜單
C. “查看”菜單 D. “工具”菜單
18.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用戶在創建文件時,輸入的文件名為“ A B C ”(字母A、B、C之間及前后均有空格),則該文件名為 。
A. ABC(所有的空格均被截去) B. A B C(前后的空格均被截去)
C. A B C(末尾的空格被截去) D. A B C (開頭的空格被截去)
19. 在Windows系統的“資源管理器”中,當選定文件夾后,下列操作中不能刪除該文件夾的是 。
A. 在鍵盤上按Delete鍵
B. 用鼠標左鍵雙擊該文件夾
C. 用鼠標右鍵單擊該文件夾,然后從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命令
D. 在“文件”菜單中,選擇“刪除”命令
20. Windows操作系統的文件夾結構是一種 。
A. 星型結構 B. 網狀結構 C. 對象結構 D. 樹狀結構
21. 當Word系統啟動后,總是帶一個新的文檔,該文檔名默認為 。
A. 文檔 B. 文檔1 C. Book1 D. 空白
22. 用戶在編輯Word文檔時,為預防意外(例如,突然掉電)而造成新輸入的文檔內容丟失,應經常執行 命令。
A. 關閉 B. 退出 C. 保存 D. 另存為
23. 在Word中,用戶定義宏時,宏名中可使用 字符。
A. 大小寫英文字母 B. 空格 C. 逗號 D. 句號
24. 在Word中,若要將文檔中定義的某個域進行域代碼和域內容間的切換,可按 實現。
A. F9 B. Shift+F9 C. Alt+F9 D. Ctrl+F9
25. 在Word制表時,若想在表中插入一新行,可先選定要插入新位置的 ,再執行“表格|插入”命令中的相應項。
A. 下面一行 B. 上面一行 C. A和B都可以 D. 任一行
26. 在Word中,要想改變字符的顏色,可先選擇文字,再選擇 。
A. “工具”菜單中的“字體”選項 B. “工具”菜單中的“顏色”選項
C. “格式”菜單中的“字體”選項 D. “格式”菜單中的“顏色”選項
27. Word中的段落縮進后,文本相對打印紙邊界的距離等于 。
A. 頁邊距 B. 頁邊距+縮進距離
C. 縮進距離 D. 以上都不是
28. 在Word2000的基本操作界面中,提供了 視圖方式。
A. 普通、大綱、Web和頁面 B. 文本、圖形、Web和表格
C. 普通、特殊、Web和表格 D. 大綱、文本、Web和頁面
29. Word文檔中的行間距是以磅為單位進行設置的,用戶可根據需要自行修改其度量單位。一般情況,Word提供了6種缺省選擇,下列 不是其缺省選擇。
A. 單倍行距、2倍行距 B. 1.5倍行距、多倍行距
C. 很小值、固定值 D. 3倍行距、自定義行距
30. 在Word默認狀態下,先打開了一個f1.doc文檔,又打開了f2.doc文檔,則 。
A. 文檔f1.doc的窗口遮蔽了文檔f2.doc的窗口
B. 打開的f2.doc的窗口遮蔽了f1.doc文檔的窗口
C. 打開了f2.doc的窗口,f1.doc文檔的窗口被關閉
D. 兩個窗口并列顯示
31. Excel2000的工作簿窗口較多可包含 張工作表,每張工作表包含256ⅹ65536個單元格。
A. 3 B. 16 C. 128 D. 255
32. 在Excel中,若用戶沒有預先設定整個工作表的對齊方式,則日期數據默認為以 方式存放。
A. 左對齊 B. 右對齊 C. 居中對齊 D. 輸入時的位置
33. 若在Sheet1的A1單元格內輸入公式時,需引用Sheet3表中的B1:C5單元格區域,其正確的引用為 。
A. Sheet3!B1:C5 B. B1:C5
C. Sheet3B1:C5 D. Sheet3!(B1:C5)
34. 在Excel中,、下列三種運算符的優先級由高到底的順序為 。
A. 算術運算符、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
B. 算術運算符、邏輯運算符、關系運算符
C. 邏輯運算符、算術運算符、關系運算符
D. 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算術運算符
35. 在Excel中,當使用了錯誤的參數或運算對象類型時,系統會產生 錯誤值。
A. #VALUE! B. #NAME? C. #REF D. # # # # #
36. 要計算工作表C1:D5和E10:G15區域中的數值總和,可使用下列 。
A. SUM(C1:D5 E10:G15) B. SUM(C1:D5,E10:G15)
C. COUNT(C1:D5 E10:G15) D. COUNT(C1:D5,E10:G15)
37. 若單元格A1中的數據為文字“12”,A2中的數據為數字5,則COUNT(A1:A2)=
。
A. 5 B. 12 C. 17 D. 1
38. 在Excel工作表中,若在Sheet1的E1單元格中輸入公式:=Sheel3!B3+SUM(A1:B3),則表示的是將工作表Sheet3中的B3單元的數據與 。
A. Sheet1中的A1:B3區域中的數據相加,結果放在Sheet1的E1單元格中
B. Sheet1中的A1:B3區域中的數據相加,結果放在Sheet3的B3單元格中
C. Sheet3中的A1:B3區域中的數據相加,結果放在Sheet1的E1單元格中
D. Sheet3中的A1:B3區域中的數據相加,結果放在Sheet3的B3單元格中
39. 在Excel2000工作簿中,有Sheet1、Sheet2、Sheet3三個工作表,如下圖所示,連續選定該Sheet1、Sheet2二個工作表,在Sheet1工作表的A1單元格內輸入數值“521”,則Sheet2工作表和Sheet3工作表中A1單元格內 。
A. 內容均為數值“0” B. 內容均為數值“521”
C. 內容分別為數值“521”和“無數據” D. 無數據
40. 用戶在建立PowerPoint演示文稿時,若想使該文稿能在脫離PowerPoint環境下運行,則文稿保存時,應存為 擴展名的文件。
A. . ppt B. . txt C. . pps D. . doc

河南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